科技探索者论坛 科技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技术讨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回复: 0

【野渡专栏】太监文化与网络文化太监化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2 16: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监文化与网络文化太监化


  ——野渡自渡人



  近日读到梁卫星先生十年前的旧文《太监拉着的历史》,颇有感悟。梁先生在文章例举了满清慈禧时代北京城第一条铁路修通,“那拉氏皇宫里的火车不用车头牵引,而是由太监们拉着在铁轨上滑行”之旧闻得出结论: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太监拉着的历史”。  梁先生一定是现实社会不得志,文章戾气太重,居然谤议中国历史,并归之于太监历史,其观点似乎有失偏颇。照笔者看来,中国历史倒不完全是太监历史,虽然太监在历史上为所谓“宦官专权,外戚干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历史终究还是皇权统治者书写的。正所谓成王败寇,风水轮回。二十四史也好,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也罢,权力专制,皇权政治就是历史话语权之掌控者。

  梁先生行文汪洋恣肆,概括出“在世界上史学传统最为悠久、史书最为丰富的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未能从历史中获得过任何智慧。恰恰相反,全部二十六史,只需要看一史就够了,因为其余二十五史无非就是同样的复制品而已。不知道是历史造就了循环,还是循环本身就是历史。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就这样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重复着相同的悲惨故事。”其实梁先生此文落脚点与野渡人观点一致,那就是中国历史腐朽原因来源于太监文化。

  太监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由于生存的年代久远,沿习相传他们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因此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作太监文化的文化思维。什么是“太监文化”?简单说,就是被权力阉割的文化,即一切为权力服务,一切唯皇权马首是瞻的文化。太监文化存在的基础就是一切为主子服务,即使主子胡说八道,太监也必须八道胡说,为主子圆谎打马虎眼博引旁征,利用逻辑和各种事例,完美无缺的证明主子所说是绝对真理,而且无懈可击。这种以主子为中心的太监文化,是中国历史所特有的文化。

  由于一部封建历史充满着皇权主宰,充满着皇权思维,充满着太监逻辑。皇权之下,唯我独尊,臣子贱民是不允许有思想的。太监思想就是皇权思想、官权思想、民权思想的体现,而由太监思想所张扬的文化,自然包含着主子思想、奴才思想和贱民思想。纵观整个古代,中国不乏辉煌的科技,灿烂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但就是没有独立的思想,个性化人格,缺少民族伟大的思想家。而唯有奴才化太监思想却可以长盛不衰。所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太监文化。

  太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人缺少主见,或者说没有主见,甚至完全没有自我主张。皇权就是一切,帝王政治就是一切,维护统治秩序就是一切。著名的当属秦朝赵高“指鹿为马”。明明知道是一只鹿,在权力的淫威下,大家都违心说是一匹马。因为人们知道,反对权力的下场是什么。在权力政治的淫威下,为皇权服务的中国文化可不就是太监文化?

  中国文化就是太监文化首先得益于孔孟之道。作为万世帝王师的孔子,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其骨子里还是成王败寇,辅佐帝王思想。从孔子在鲁国做官,其后周游列国,再其后布道兴学,都与其官场不得志有关。而一部《论语》其实讲透了就是劝学为官之道。难怪后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孔夫子是为皇权服务的太监文化的鼻祖。孟老夫子倡导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但如果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还是主张“舍鱼而取熊掌”,也就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见儒家文化“内圣外王”之道,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典型的辅佐帝王,甘愿为奴文化,当然也就是典型的太监文化。

  其他诸子百家文化,比如法家文化,主张法律治国,专心为皇权效忠,是不折不扣的太监文化。道家文化呢,虽然张扬超脱出世,世外桃源,但其骨子里还是官场不得志后消极心态之裸露,要不怎会有所谓“终南捷径”之说呢?其所谓“大隐隐于市”,就是道家文化充满太监文化的佐证。当然墨家、阴阳家、杂家等文化很多方面与权力完全不搭界,属于真正的超脱派,但他们往往是末流,被排挤在主流文化之外。

  中国历史上太监存在几千年,与之共生的是太监文化相伴几千年。最杰出的人物当数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唐朝的仇士良、高力士、明朝的汪直、魏忠贤、清朝的安德海、李莲英......这些人不但身体力行是太监,而且在各朝各代演绎出跌宕起伏的太监文化。他们最懂得观察和利用皇帝主子的弱点,并千方百计地有意扩大这种弱点,阿谀逢迎有术,治事治国无方;献谗害人有道,举贤荐能无策;拨弄是非有计,安良哺善无谋;结党营私有胆,荣辱与共无心......把权谋、智谋、计谋都推向了一个个无与伦比的高潮,书写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太监文化史。

  那么世俗文化呢?我们可以推崇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遗憾的是屈原是在被贬谪之后;我们可以歌颂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但可惜的是李白却是在京官被罢免之后;我们可以敬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我们无法回避范仲淹被贬官事实......还有陶渊明、欧阳修、苏东坡、金圣叹、康有为......他们都曾经是皇权的效忠者,而且只要有机会都会对皇权再宣誓效忠。我们不是贬低历史上文人墨客的个人人格,正好相反,这些充满骨气的历史文人,书写了一部铮铮铁骨的中国历史。但是,我们说他们总体上是怀才不遇,每个人恰好遇见了充满着太监文化的中国历史,所以他们骨子里难免报效皇权,服务专制的奴性思维,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缺少独立人格,没有个人主见,附和王权思维,正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集体性太监思维的悲哀。可见中国主流文化就是一部太监文化。

  太监是皇帝的家奴,太监文化自然是家奴文化,是全心全意为主子服务的。对此鲁迅先生曾经做过最生动的描绘,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虽说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先河,但是1949年新中国以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不以王权为旨归的文化创造运动就这样被传统的太监文明吞噬了,历史又回到了老路”。(梁卫星《太监拉着的历史》)

  太监文化几千年,发扬光大最成功的便是清朝,“奴才该死”这句话常见于今天流行清宫戏之中,那是太监做错了事面对主子的口头禅。其实文革时代“无限忠于”、“斗私批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宇宙真理”万岁语录何尝不是这种奴才戏的翻版?时过境迁,即使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主流媒体,央视新闻,同样在重复过去那种模式化、程序化、奴性化歌功颂德,而作为人民代言人的新闻媒体除了溜须拍马之外,完全没有思想、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这又何尝不是历史上太监文化的延续?

  中国知识分子看来似乎永远摆脱不了太监文化了。巍巍惶惶之中,科技前进了,网络出现了,文化创新了。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以其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一切固有尘埃。民主、自由、人权、宪政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历久弥新,深入人心。网络文化的丰富多彩肯定是挫到了权力的痛处。旧世界的太监文化,文革时的万岁文化,新生代的奴性文化,难道要就此终结?几千年的历史本来就应该是权力主宰一切,文化必须是附庸,难道屁民屌丝要反了不成?于是乎,在权力唯我独尊的惯性思维之下,肃整网络,打击造谣传谣,清除微博大V,消灭异端邪说,形形色色手段纷纷出笼,好不热闹。就像对待传统媒体一样,必须实现对网络世界的一元化领导。就此来说,今天前所未有的网络清理我们就好理解了,一切为了政治,一切为了意识形态。在太监文化思维下,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由于太监的遭遇是非人的,阉割是极其不人道的,因此太监的心理是极度阴暗的,也是变态的。所以说太监文化也就是一种反人类的、阴险的、变态的文化。在这种太监文化旗帜下,今天就有人利用网络上的反造谣、反传谣、驳大V、打大谣运动,大搞权力斗争、打击报复、肃整网络、排除异己,种种网络文化太监化举措,把当今一个生龙活虎的网络世界,整顿成为一个万马齐喑的屠宰场。可悲也。是可忍,孰不可忍!

  谁都知道,做太监是悲惨的,但与生理阉割相比,精神和文化的阉割则更加阴暗邪恶。为了变成太监而进行阉割的毕竟是极少数人,而威权思想对人民精神阉割却使我们整个民族丧失了独立精神、个性思想和创新文化,并且制造出了中华民族无数的精神太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原本应该是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一个个变成了完全丧失人格尊严的“精神太监”。人说男儿有头要高昂,但你却甘愿俯首为奴隶;人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你却屈膝投降做未亡人......历史上中国奴才最多,汉奸最多,卖国贼最多,就是太监文化的鲜活体现。太监文化是可鄙的,“精神太监”是可悲的,网络文化太监化更是危害无穷的。难道我们的身躯永远只能在太监文化狗洞里爬行?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民主之思想,永远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反对太监文化,创立民主文化,推进网络文化的方向。中国历经千年的太监文化,如果我们任由它继续泛滥,继续猖獗,继续危害社会,所葬送的将是中华民族的未来。难道百年前太监们拉着机车前行的情景还要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下去吗?互联网难道还要重演传统太监文化老调吗?应该到了全民觉醒的时候了。让我们高举民主、自由、人权、宪政的旗帜,一起埋葬太监文化!

  (9月2日于野渡阁)
   
   
   
   
   
   
   http://hysz.net/hys/238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一周玩乐

GMT+8, 2024-11-24 08:38 , Processed in 0.0342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