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索者论坛 科技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技术讨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回复: 0

[原创]谈中医药继承发展及其科学价值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2 02: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中医药继承发展及其科学价值
  浙江省湖州市风湿病研究所  郑子新  
  
    针对某些人要废除中医的观点实在忍不住了,上来说几句。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两千多年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也归功于继承与发展,继承发展是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药认识中医药宝库,是人类卫生健康的宝库,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宝库。振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华医学科学——东方医学为目的,要从全人类的福利出发,促进中西结合为健全人类医学完整性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大家了解,单中或西一种医学,不能成为人类完整医学。中医药的兴衰关系到国民大计,我们要了解历史,认识今天,明智将来,从高度上要看到中医药衰落的损失影响到文化,经济卫生健康。从长度上要看到中医药发展价值的宝贵,意义的伟大,前景美好的深远。喜悉《国务院16部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并成立协调小组,甚感欣慰,振奋人心之际,撰文以祝庆贺,谈谈中医药衰落的现状、人为,认识与发展方面的拙见,不妥请指教!
    中医药不同于现代医学解剖,细胞、分子的形质,中医将有形的人体用无形的“阴阳气化”表达。中医学源于《易经》,秉承道、儒、佛文化思想,经圣贤们的研究观察自然现象,结合民间流行治病经验,以人体内证实验的方法,探悉认知人体机理,用抽象推理诠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中医学是群体智慧综合归纳的创造发明,创著《黄帝内经》集人文气象,地理,环境,社会,整体,体质,心理养生及治疗,是一门宇宙自然与人结合的医学。从《内经》到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至清代《温热病》的出现,历代补充成为完整的中医学体系。
    一、中医药的科学性与价值
    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辩论观,论治观,平衡观,道德观,这七观范围之大,含义之深,不但是医学养生的范畴,而且可借鉴用于环境生态,社会人际等多方面。中医学以天地人为主体,精气神为生命之根,以气为本,血为源,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四诊八纲,四气五味,望闻问切为核心。辨证论结合因人、因时、因地致病三因为诊治方法,是中医学自身规律完整体系。中医学底蕴深远,他并非单纯用于临床治疗,其含义精深,用意范围广泛,是以生物为基础,与数理化为交融,与人文哲学渗透,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生命科学的生态医学,对它的了解认识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它给我们的财富,不单是医学与养生,可使人类进步,了解科学,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和生态关系及为人处世应有的道德品质,能提高人的素质扩大视野,并联系到人类生存顺应自然的重大意义。中医学集多学科、多知识联系到人的生死与存活,是部大“百科全书”。科学内有两大类:一类以由数理化为基础,有形物质的科学,西医是其中的之一;另一类以阴阳五行,气、声、光、电、磁无形的科学,中医学以这一概念形成的。现代观念偏重于第一类而忽视第二类,我们要认识到人类生存离不开有形物质,但无形的东西却更为重要,无形的科学孕育着生命,调控着有形的科学。如果没有光、气、磁等这个世界也不存在了,人的言行举动受无形的思维控制着,由此可体会中医学的科学价值。
    中医从阴阳五行学说探悉,以形象气化诠释人体的中医学,将“整体气化”阐述人的生理病理。中医的气,初步概括为呼吸的空气、电磁和人体功能,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形成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分布全身网络整个机体,形成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传导感应,调整虚实,控制着人的生老病死。经络是人体网络信息控制系统,是一类非解剖结构系统人体同时存在解剖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两大类,现有的解剖结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疾病变化都是在信息控制系统下进行的,西医忽视了人体信息控制系统而局限与形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西医的还原论尤显不足,能补充的正是信息控制系统的中医。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中国独有。中医的“气化”信息控制系统逐渐被认识,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信息系统尤显其重要性和普遍性,是人类认知的进程,实际上自然界和人的信息系统由原始形成,与身俱来,出于人类知识水平限止,万物都是从未知,到知,到逐步发现被应用,宇宙的电磁来自星球,控制着星球各自运行和自然界昼夜,气候等变化和万物生息规律,主宰着天地的恒与变。人体的电磁(生物电)来自细胞(中医来自脏腑气化),控制着人的生老病死,调控着意志、思维主宰着人生一切活动,现在通讯工具手机能呼应全球,表明自然界的电磁人们已经懂得运用。人体信息系统是经络,调控工具是针灸,合谷止头痛立验及针刺麻醉是其例证。
    中医是门实用性强的生态医学,它可随时代计划,社会变迁,病谱演变而适时适人适地运用,治病与养生的实用性可与地球岁月同寿。五行生克实用证明,补肾生髓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因为肾水生肝木。补脾利水治水肿以土治水,屡显其效。从阴阳气化规律调整控制达到人体平衡的治病效果,取决于中医药有多向作用的科学道理的结果。现在不是中医向西医靠拢,而是西医向中医探索,国际中医热尤显其真谛。
    综上浅谈,中医学科学价值的珍贵和远景,可归纳其人与自然和社会及人自身机体三合一的平衡。其二世界之大,物质之多,人体的复杂,用阴阳分类,尽其辨识,万物之变归于气,生命物质蛋白质和元素之多,用一个“精”概括,将自然界物质归择于人类养生与治病。其三医学与养生不干扰生命而有益于健康长寿。
    中医药生态科学圈,联系到自然环境,地理,生物,医学进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密切关系到人类生存,健康,寿命,并能促进人类智慧的提高,对人类自身与环境社会认识进步的深化,适应人与自然共生共变的“天人合一”内外协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境地,其内容之博大精深是生态医学的大科学,具有潜科学的底蕴,但要认识中医学的局限性,与时代先进融合力差,独特的个性缺乏共性,不宜妄自尊大,言过神奇,却有损于中医学的形象,违背科学的真实性。
    二、衰落史实:中医药衰落有其外因与内因两方面
    1.始于《五四运动》新文化向旧文化挑战,以梁启超为首的几个文人责难中医,以民国余云山由提出“废除中医”等,政坛文坛攻击中医到了顶峰,现在还有人提出:“取消中医”。这对社会的影响非同一般,世界的事与物不由人的意志定存亡,而是循自然规律“优胜劣汰”,科学范围之大,含意之深,不能立足于一点论肯定或否定,这显其狭隘无知,过去恶习窝里斗,自相轻,自相害危害无穷,现在我们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能昌盛。
    2.用西医模式套用中医,硬把西医规范标准的帽子戴在中医头上,用西医学说和管理模式限制中医,用西医的形质对照中医的气化,用西药实验分子对找中药气味,中药开发要按西医药理实验法,取消医院制剂。等于一刀切掉几千年来,名老中医的有效验方,管得中医喘不过气来。吃中国的饭,装外国人的“腔”。身边黄金视废铁,外来黄铜贵于金,虚无主义何时休?
    3.培养错位:中医院校的教育模式视综合性大学,缺乏中医经典精深文化,理论与实践脱离,导致学生知识泛而不精,忽视了最重要的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艺差,看病不灵而自感无趣。
    60年代停止中医带徒,到70年代已故卫生部长崔月梨察觉不妙,赶快恢复师徒传承方式,但为时已晚。60年代全国中医人员70万到2006年下降到27万,再加上体质编制的限止,中医带不了徒。受“文革劫难”说中医阴阳时迷信,这是乏人的主要原因。更甚的自2003年《医生法》出台,民间中医无学历无职称,全部停止参考,一刀切掉几十万民间中医的生计,废去了遗留在民间宝贵的治病经验。前几年评职称到卫生所为止,民间中医也不在其列。
    4.西医占了中医优势,西药见效快又方便输液,外科,基因等中医无法抗衡,西药用的物理检查诊断依据,病人信服,西药能随时代先进科技同步进化,学术与理疗规范标准统一。而且不受单位、团体、国界的限制,可共同研究探讨提升,这方面中医与西医差距甚远。况且西医知识易接受,文化普及力度大;中医文化普及力差,对学徒天资要求高,学习难度大(现在有多少人晓得阴阳五行?),加上大量的负面宣传,使得中医在夹缝中残喘生存。
    5.体制等级制约束了人才:如市、县、乡上下级别,分职称公与私等级,论资排辈规矩多,条条框框限止,门槛高的“紧箍咒”控制的中医失去了活力。不讲医德医术高低按工龄拿薪、没有竞争、人才透不了出。治病即用中药也用西药,成了中医中的西医,实为勿中勿西。凭业务收入得奖金,西医可获利高于中医,干脆做西医。错管严管导致乏术乏人。中医药的价格太低,造成人员弃医改行,以上时外因,以下是内因。
    6.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是中医的命脉,随着时代的进化,《易经》已成历史。藏书、道、儒、佛文化思想逐渐淡薄,中医文化日益浅显,现在除古稀名老中医文化底蕴深厚外,中医界文化水平普遍下降,连中医自身体系也未学到位。中医学内涵科学的“七观”,现在恐怕只有论治、平衡观、辨证思想只剩一半,体系七观只剩两个半,好似人体七个器官去掉五个半,能活吗?再加没有医术高低的标准,技术好差一个样,理、法、方、药掌握不全,用药不对症,扎针穴位不准,手法不到位,中药质量下降,效果不灵;对中医一知半解,认识不足而浮躁大有人在,伪中医的欺骗牟利,多种人为的危害,都归罪于中医,冤枉!!!
    7.中医学的局限性:中医学是群体智慧结晶生态医学的大科学,其规律以个体分辨验证的经验医学,犹如:木材长在自然界做了家具,却成为“私家用具”。原因是其体系规律因人、因时。因地及每个人不同体质,不同症状辩证论治分别对待,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权衡达变的技巧,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体分量尺度法,其辨证思想符合人类个体差异特性。形成中医治病见解互异,经验不一,导致了固守自封己见的弊端。
    8.中医学文字深奥,含义广泛,形象模糊,难学难懂难用,没有几年的练功治病难于得心应手,但药知道中医特性是先苦后甜,开始难入门,一旦入门乐趣无穷,越深越精,越精越爱,威力越大,名老中医爱医如命,就是这个道理。不了解中医的价值,仅依种种内因,责难、否定对中医不及其公平。
    三、继承与发展
    继承发展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关系到法律、政策、财政、观念、思维及人才培养的方法措施,。在明确衰落原因的基础上要有挚爱之心,责任之性,认识中医药的价值、作用。意义和中医药的优势和弱势,了解现代社会状况及民众的需要心理。
    1.要有民族精神自尊、自信、自爱,继承发展是自己的荣誉,中医是所以国人的财富,是先祖恩赐的瑰宝。现在的中国还有许多方面逊色于发达国家,惟独祖先留给我们的中医领先,国外的医疗学者也越来越看重中医的治病原理,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自弃?要知道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中国已不是得利者,而是求利者。难道中医仍要步其后尘,最终后悔莫及,落人笑柄?
    2.新中国成立50年代是中医药第一个春天,今天是中医药的第二个春天,在春暖花开、万象明艳的环境中,优先条件具在,优胜成果靠国人奋发努力,首先要弃掉约束限止中医药发展的条框门槛,将违背中医药自身规律的监管机制转变为促进发展机制。
    3.现在已有春天良好的环境,还须具备自由宽松,公平竞争、同仁平等的气氛,激发每个人的才智,才能蓬勃兴旺。自由宽松、公平竞争才是科学发展创造的“摇篮”。
    4.培养人才,可结合人才教育和师徒传承两方面,这样即广泛的医疗知识,又有宝贵实践经验。循中医学自身体系学说:以古文化和中医经典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临床技巧,懂西医精中医,真正成为“铁杆中医”。教育纲要由教育学家和名老中医结合重新议定,师徒传承尺度放宽,推行普及全国一盘棋,不要象现在 “高位截瘫”,限于上层的名老中医,凡是行医20年以上,有一定技术的中医师,随其意愿都可带徒。标准一个即:医德医术达到一定水平,要讲数量和质量,这可减轻上层名老中医的负担,可遍地生根开花。
    5.中医学要发展创新,必须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先进科学结合,借用不能替代,更不能以西医为标准和计划经济的方法管理中医,否则会失去中医药的生存空间。
    6.中医药的优势与弱势,中医药是人类生存永恒医学与养生的学说,具有简便、廉、验、治病求本、顺应人体生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优势,药物资源有大自然的药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手可得。自然界是人类生活和医学的生物大仓库,尽人享用,树皮草根何能治病?因为它与我们生活食用的蔬菜同类。
    中医药在理论上核治疗上能补西医的不足,中医系统论可补西医还原论的局限性,而且中医也可随时代社会进步,病谱变化有方法对付、病毒、免疫、新陈代谢、内分泌等西医棘手的疾病,中医独占优势。痛风为终生病,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为不治之症。本人研制多年的中药能使痛风不发,类风湿、强制性脊椎炎早期可完全治愈。我们中医界从其优势创新,又可出现古代的新学派。
    中医的弱势,难学难懂难用,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经验,临床效果难说。中医治病评个人经验灵活性大,难于统一规范,所以与生物和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差距大,结合力差,见效没有西医快,药用没有西药方便。在基因、生物技术、输液急救、外科等方面中医望尘莫及。
    7.根据中医学自身体系和发展需要及中医科学院的机构体制,需要成立中医药学卫生部、厅、局,中医人员应按医德医术成绩与贡献聘用评职称、评薪。一级中医(助理)、二级中医(医师)、三级中医(主治)、四级中医(副高)、五级中医(正高)、六级中医(名中医)、七级中医(大师)。
    8.中医学文化要普及,应该将中医知识编进初、高中学课本,作为生活常识学习。媒体应多宣传中医事绩,鼓励开发中药有效方剂,提高专利的利用率,可借鉴日本、韩国等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力度。
    9.法律要严,政策要宽。对不学无术、弄虚作假、欺骗牟利等应加大其惩罚力度,人命关天的大事就是罚的倾家荡产也是最有应得。而有成果成绩的中医师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其积极性,这才有利于中医的健康发展和继承。
    中医药风风雨雨走过千年,面对现在的没落,有内伤也有外伤,内伤:子孙们的不理解、不继承(就像现在呼吁保护传统艺术一样,只有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感受它的重要),外伤:西医大军压城,迫在眉睫。中医如何再能活的精神抖擞?一、是靠政府的扶持及现有名老中医的支撑,借鉴改革开放胜利的宝贵经验,把“计划中医”改为“开放中医”,去掉“紧箍咒”,去掉限制中医发展的枷锁;二、是提高大家对中医的认识,要知道中医是我们的骄傲,继承发展创新是我们的职责,开发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实用性和科技价值,造福人类。使中医这棵生根于中国的大树,枝叶繁茂覆盖世界,乃为中华民族的荣誉。
   
   
   
   
   
   
   http://hysz.net/hys/183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一周玩乐

GMT+8, 2024-11-24 08:02 , Processed in 0.0331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